1994年11月7日,原邮电部发行《中华全国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》小型张一枚,图画为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的汉代烽烟台遗址,边纸上的文字为1974年在甘肃居延区域破城子烽塞遗址出土的东汉初年《塞上烽烟品约》木简上的部分内容,再现了距今2000多年前我国西北边境“谨侯望,通烽烟”的前史遗址。

  “烽烟”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远地方军事情报的一种通讯办法,始于商周,延至明清,相习几千年之久,其间尤以汉代的烽烟安排规划为大。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,每隔必定间隔修建一高台,俗称烽烟台,亦称烽燧、墩堠、烟墩等。高台上有驻军守候,发现敌人侵略,白日焚烧柴草以“燔烟”报警,夜间焚烧薪柴以“举烽”(火光)报警。一台燃起烽烟,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,逐台传递,顷刻千里,以到达陈述敌情、调兵遣将、求得援兵、旗开得胜的意图。

  周灭商后建都镐京,前史上称作西周。初期,周王为稳固国家政权,先后把自己的兄弟、亲属、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,树立诸侯国,还树立了一整套准则,农业、手工业、商业都有了必定的开展。


必一运动体育 上一篇:古代张狂炒房团:牟利 犹太人最有眼光 下一篇:2021年我国玻璃隔间墙商场调查及出资战略剖析陈述